荀慧生(左)與張正芳合影。受訪者供圖
荀慧生(左)與張正芳合影。受訪者供圖

 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6日電(記者 上官雲)「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荀慧生先生的戲,1961年正式拜師。」中國戲曲學院教授、京劇名家張正芳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網(微信公眾號:cns2012)記者專訪時,回憶了跟隨恩師荀慧生學戲的點滴經歷。在她眼中,荀慧生先生一位循循善誘的嚴師,同時對自身的要求也很嚴格。

  荀慧生,著名京劇表演台北機車借款藝術家、著名京劇旦角,亦是荀派藝術創始人,「四大名旦」之一。他指導和親自傳授的後人、學生、徒弟有吳素秋、趙燕俠、張正芳、劉長瑜、孫毓敏等多人。1968年,荀慧生辭世,距今已有50年時間。

  荀慧生曾演出大量劇目,唱腔委婉動聽,感人至深。張正芳回憶,正是被荀先生出色的藝術修養吸引,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拜師的念頭。

  「我1939年考入上海戲校,1940年學了八個月就登台演戲了。」張正芳回憶,那時上海的中國大戲院請荀慧生來演戲,學校就安排她去觀摩,「看的是《霍小玉》,一下就被『抓住』了,真喜歡、真掉淚」。

  這樣一來,年幼的張正芳對荀慧生、對荀派藝術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印象,十分嚮往。她暗暗許了個心愿:以後長大了要拜荀慧生為師,要學荀派。

台北機車借款

張正芳《楊排風》劇照。受訪者供圖
張正芳《楊排風》劇照。受訪者供圖

  「那時我的義父義母是上海很有名的律師,要請荀先生吃飯。」抓住這個機會,張正芳請義父義母安排自己坐在荀慧生旁邊。席間,她一下站了起來,說長大后想拜師,「荀先生很高興。他說『你長大到北京來找我吧,我一定收你這個徒弟』,那大概是1941年的秋天」。

  可惜的是,由於種種原因,在二十余年時間里,這個心愿一直沒能達成。台北機車借款直到1961年,張正芳由遼寧省選拔進京,正式拜荀慧生為師。當年隆重的拜師儀式上,馬彥祥、老舍、梅蘭芳、張君秋等名家盡數出席併合影留念。那張珍貴的拜師照片,張正芳至今還收藏著。

  「我到荀府拜訪先生,荀先生上下打量著我,說眼熟。」張正芳抑制不住激動地心情,「我說我是上海戲校的張正芳啊,先生特別高興,說『正芳你怎麼才來呢』『我一定好好教你』」。

  按照荀慧生的要求,張正芳在之後兩個月的時間里都留在北京學戲。張正芳說:「先生天天給我上課,問我會什麼戲?挨個『過篩子』」。

張正芳至今仍保留著當年拜師的圖片資料。受訪者供圖
張正芳至今仍保留著當年拜師的相關圖片資料。受訪者供圖

  「演紅娘,我才唱了四句,先生就說『打住』。他說,這不是紅娘,而是張正芳在背台詞。」張正芳說,老師要求,演戲要把人物演活了,琢磨其性格、心態,「比如紅娘,她在聽到老夫人叫她之初的心情,以及聽聞老夫人是令她陪小姐去花園玩之後的心情,二者是不同的,你在台上要表現出來」。

  在張正芳眼裡,荀慧生對自身要求也嚴格,為了保證上台造型優雅,向她傳藝的時候已經有60歲,但仍然堅持每天練功、吊嗓子,「他吊嗓子就是唱《杜十娘》,我在旁邊聽著,這齣戲也就『偷』會了」。

  「我對先生說,一定要把他的戲學到位。但先生卻說要繼承要發展,『你把我的戲學得再好再像,你也是個複製品。你有能力、會武功,可以把你得意的戲加工成為張正芳的代表作』。」張正芳嚇了一跳,直說不敢,「但先生說,怎麼不敢呢?有繼承才有發展」。

  張正芳覺得,荀先生就是這樣令人尊重,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嚴師,「學藝時他還送我四個字:會、好,精,絕,這是學戲的一個過程,我至今仍然記著」。(完)

台北機車借款


引用自: 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80326/26256304.html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台北機車借款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mmdo55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